news & blog
海關總署于 5 日公布出臺 15 項措施,圍繞以大開放促進大開發、推動特色優勢產業發展、筑牢國門安全屏障以及支持打造一流口岸營商環境等四個關鍵方面,全力支持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。
具體而言,這些措施涵蓋多個重要領域。一是支持有需求且符合條件的地區依規申請口岸開放或擴大開放,助力智慧口岸建設,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口岸功能;二是探索創新江海聯運、鐵海聯運等海關監管便利化舉措,為多式聯運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持;三是著重支持成都、重慶、昆明、西安、烏魯木齊等城市建設國際航空樞紐,提升西部地區的航空運輸能力和國際影響力;四是加大特色農食產品品牌培育力度,推動蔬菜、水果、茶葉、中藥材、酒類等優勢特色產品擴大出口,促進西部地區農業產業升級和外向型經濟發展;五是積極支持保稅研發、保稅維修、保稅再制造、保稅展示交易、融資租賃等新業態在西部地區落地生根,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;六是強化海關 “經認證的經營者”(AEO)培育力度,同時加強自主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培塑和知識產權海關保護,優化營商環境,提升企業競爭力。
海關總署明確表示,下一步將指導西部地區海關充分發揮協同聯動工作機制的作用,確保各項措施能夠真正落地見效。通過這些措施,助力優化區域開放布局,共同推進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,加快形成陸海內外聯動、東西雙向互濟的全面開放格局,推動西部地區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。
近年來,海關總署通過多項措施協同發力,西部地區開放程度得以不斷提升,外貿發展呈現出較快的增長態勢。數據顯示,2020 年至 2023 年期間,西部地區進出口總值從 2.96 萬億元增長至 3.74 萬億元,年均增長率達到 8.5%,較同期全國年均增長率高出 1.2 個百分點。據成都海關統計,2024 年前 11 個月,西部地區進出口總值達 3.63 萬億元,規模創下歷史同期新高,同比增長 8%,增速高出全國 3.1 個百分點,彰顯了海關總署支持措施的顯著成效。